液压泵主要分为两大类:容积式和非容积式
更新时间:2025-07-10 点击次数:60次
液压泵主要分为两大类:容积式和非容积式。其中,容积式在液压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泵内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周期性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过程。以常见的柱塞泵为例,当柱塞在泵体内做往复运动时,在柱塞回程阶段,泵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泵腔,此为吸油过程;而在柱塞前行阶段,泵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压力升高,从而被输送到液压系统中,完成压油过程。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类似,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在旋转过程中,齿间容积随着齿轮的转动而不断变化,从而实现吸油和压油。
为了确保液压泵能够有序地进行吸油和压油,通常需要配流装置。配流装置的作用是根据泵内工作腔容积的变化,准确地控制油液的流入和流出通道。例如在轴向柱塞泵中,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与泵缸体上的油孔相对应,当柱塞处于吸油行程时,配流窗口使泵腔与吸油口相通;当柱塞处于压油行程时,配流窗口则将泵腔与压油口连通,从而实现油液的正确流向控制。
液压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启动与停机:启动时应先点动数次,确认油流方向和声音正常后,在低压下运转5 -10min,再投入正常运行。停机时间较长的泵,不应满载起动,待空转一段时间后再正常使用。柱塞泵启动前,必须通过壳上的泄油口向泵内灌满清洁的工作油。
-压力与转速控制:使用压力和转速不能超过其规定值,应避免长期在压力和转速下运行,以免影响泵的寿命。
-油温控制:油温对液压泵的性能和寿命有重要影响,一般要求油温保持在15 -65℃,泵壳上的温度一般比油箱内泵入口处的油温高10 -20℃。当油温过高时,应及时采取冷却措施;油温过低时,需预热后再运行。
-油液清洁度:确保液压油洁净,不得混有机械杂质和腐蚀物质。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一般建议每工作1000 -2000小时更换一次液压油。吸油管路上无过滤装置的液压系统,必须经滤油车(过滤精度小于25μm)加油至油箱。
-防止过载与气蚀:避免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行,防止泵因过载而损坏。同时,要注意防止吸油不足引起气蚀现象,保证泵的自吸真空度在规定范围内。